下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要求:
(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材料: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困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者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中或者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
问题:
材料: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训人,我不喜欢他,也就不喜欢他的课。四年下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差,并因此而自卑。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那天一上课,坐在教室里的我就开起了小差。“李明,你起来回答……”突然,老师向我提问了。可怜的我连什么问题都没有听清楚,战战兢兢站了起来,准备挨一顿臭骂。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竞对我深情地微笑了一下。
真不敢相信!四年来,老师从来没有对我微笑过!对我微笑了,说明老师是看得起我的,不嫌弃我的成绩差,想到这里,我挺直了腰板,认真听起课来。不一会儿,老师的脸又转到我这边来了。大概是看到我听课认真的缘故,老师又给我热情的一笑。我心想,老师一定是鼓励我。那天,我非常开心。从此以后,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虽然老师再也没有对我微笑过,但我想,老师心里是喜欢我的。我能看到老师的心在对我微笑。
多年以后,我回到家乡,去看望这位语文老师!感谢他那两次微笑。老师默默回忆许久,感触地说:“我很惭愧!我记得当年的那两个微笑并不是给你的。是我的女朋友和校长正在你的身后听课……两个并不是给你的微笑,却改变了你的一生!以后,我要改变教育方式,把微笑送给所有学生……”
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你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