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王老师要讲一堂公开课,同学们问老师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他笑着回答学生:“那要看你们配合得怎么样了。”
材料二语文朗读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了一会儿,老师请一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他的朗读,李老师发现该同学的朗读还有不足之处,然后李老师说:“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后,老师也想试一试,可以吗?”同学们高呼“好”。李老师读了一遍,又说:“你们发现老师读的和咱们同学读的不同之处了吗?你感觉哪一个更贴切一些,自己也试着读一下好吗?”
问题:
材料一王老师要讲一堂公开课,同学们问老师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他笑着回答学生:“那要看你们配合得怎么样了。”
材料二语文朗读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了一会儿,老师请一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他的朗读,李老师发现该同学的朗读还有不足之处,然后李老师说:“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后,老师也想试一试,可以吗?”同学们高呼“好”。李老师读了一遍,又说:“你们发现老师读的和咱们同学读的不同之处了吗?你感觉哪一个更贴切一些,自己也试着读一下好吗?”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6分)
(1)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具有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特点。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材料一中的王老师的回答显然是片面的,一堂好课的标准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材料二中的李老师一视同仁的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同学们的意见,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这都反映了李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2)结合材料及现实生活,谈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8分)
(2)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创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考生可结合实际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