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详情 关闭
考呀呀试题搜索 / 问题详情
综合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北LZ地区国道309线二级公路TS合同段施工任务,合同工期为12个月,包括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线路起点桩号为K8+000,终点桩号为K17+000,全长9km,设计行车速60km/h,双向2车道,路基宽度为12m。

该地区缺水少雨,全路段为第四纪以来的新生黄土,具有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厚度12m左右。

施工单位在处理地基时,通过比较,在预浸法与强劳法中选择了强穷法对地基进行处理。

为了能够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试芳试验,其中内容主要包括试夯施工、强穷法施工前后的对比以及振动的检测等环节。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强穷试验检测报告,确定锤重、落距、锤径、点距、点芳击次数、点开及满穷遍数、最终沉陷量等技术指标,作为强劳施工技术标准。最终确定振动主频在10~50Hz之间时,安全范围内所允许的最大振速为每秒1cm,安全的强劳距离为10~20m。

问题:

  • 第 1 小题

    1)说明施工单位不选择预浸法的原因。

    • A、*
    答 参考答案
    A
    文字解析

    预浸法施工时需要大量水,而且施工进度慢。本项目所处地区缺水少雨且工期较紧,只有12个月。

  • 第 2 小题

    (2)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还有哪些方法?

    • A、*
    答 参考答案
    A
    文字解析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还有换填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深层搅拌桩法等。

  • 第 3 小题

    (3)补充通过试夯需确定的参数。

    • A、*
    答 参考答案
    A
    文字解析

    试夯需确定的参数还包括强劳能级、间歇时间。

感兴趣试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考呀呀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APP下载
    服务热线: 4008536669 Copyright © 2013-2020 南昌同凯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赣ICP备110032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