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详情 关闭
考呀呀试题搜索 / 问题详情
多选题

甲某(38岁)酒后驾车,在超车时将在机动车道上系鞋带的妇女郑某与其子李详撞倒(李详当场死亡),并将郑某挂于车下。甲某在明知车下有人的情况下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而致其死亡。本案中甲某( )

  • A、构成交通肇事罪,致郑某死亡的行为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
  • B、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C、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 D、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答 参考答案
B、C
文字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而本案中,郑某死亡并非仅仅因为甲某消极地逃跑而使郑某得不到救助,而是因为甲某只顾逃避法律追究而在明知车下有人的情况下仍将其拖拉致死。因而甲某将郑某拖拉而死的行为不属于“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而是在撞倒郑某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又产生了放任郑某死亡的新的犯罪故意,实施了拖拉郑某逃逸的新的犯罪行为,从而构成了另外一个犯罪:故意杀人罪。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甲某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放任郑某被拖死的结果发生,因而甲某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选项A、D均具有干扰性,对选项A而言,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够清楚地将其排除。对选项D而言,如前所述,甲某在撞倒了郑某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杀人的(间接)故意,并在该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拖拉郑某的新的行为。其后面的拖拉致人死亡的行为与前面交通肇事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刑法》意义上的“一个行为”。而想象竞合犯的前提便是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行为。所以,甲某的行为不构成想象竞合犯。
感兴趣试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考呀呀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APP下载
    服务热线: 4008536669 Copyright © 2013-2020 南昌同凯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赣ICP备11003201号-1